top of page

南开大学半翅目昆虫学历史

Our history

萧采瑜 Caiyu HSIAO

(1903~1978)

       萧采瑜,字美西,别号美洗,山东胶东人,博士,教授。通晓英、德、日、俄、法、拉丁等多种专业外文,南开大学蝽象研究的创始者,中国昆虫学发展的先驱之一。中国盲蝽、缘蝽、姬蝽、猎蝽等科分类研究的开拓者。在重建南开大学生物系和培养中国生物学人才方面作出贡献。历任南开大学生物系主任(31年),河北省人大代表,河北省政协委员,天津市一至四届人大代表,天津市自然博物馆馆长,中国昆虫学会理事,天津市生物学会理事长等职。

       1925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预科,后转入英语系;1933年入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学习,四年的课程,一年半读完,毕业后,被山东省聘任为济南乡村师范校长;1936年赴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动物与昆虫学系学习,获农学硕士学位;1941年于美国半翅目昆虫研究中心,爱荷华州立大学以《中国的盲蝽》论文获博士学位。

        1946年冬受聘于南开大学,与夫人綦秀惠(植物学家)一起回归祖国,并带回了他多年辑录的一整套半翅目昆虫分类学研究的文献资料。后萧采瑜与夫人綦秀惠均投入了祖国的科学教育事业。

        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73年他编写了《中国蝽类昆虫鉴定手册》编纂方案, 科学出版社1977年出版第一分册。

        1978年6月27日于天津病逝,终年75岁。临终前,他嘱托后人,将其关于半翅目昆虫分类学研究的书籍和资料,全部献给了南开大学图书馆。

        萧采瑜担任南开生物系主任直至逝世,共达31年。在此期间,他所领导的南开大学生物系增设了多种专业和课程,教学和科研工作有很大发展,成为中国北方生物学人才重要培养基地之一。20余年来,他在中国半翅目昆虫分类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共发表此领域论著70余种,发现了400余个新物种,填补了大量的空白,成为中国此一研究领域的奠基人之一。其成果为世界同行所瞩目。

任树芝 Shuzhi REN

(1933~,已退休)

        任树芝,教授, 1957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生物系昆虫专业。五十至七十年代在原生物系主任采瑜教授指导下从事中国半翅目昆虫区系分类研究,主要科研工作参加两册《中国蝽类昆虫鉴定手册(半翅目异翅亚目)》的编写(第一册1977出版,第二册1981出版)。

        八十年代,在萧采瑜教授生前奠定的研究工作基础上,继承并开辟了本学科创新的研究领域,利用扫描电镜等现代科学技术,将多年采集,观察,饲养,获得该类群丰富的卵标本等详实材料,选择半翅目昆虫其中35个科240多种的卵进行系统深入细致研究,完成专著:《中国半翅目昆虫卵图志》,多数种类的卵及其细微结构特征均属首次揭示,对系统进化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该项研究填补了我国半翅目异翅亚目昆虫卵研究领域的空白,同时丰富了世界昆虫卵研究领域的资料,该专著出版后,获得国内外著名昆虫学者的高度评价.

 

        她多年来曾在我国20多省山地、草原、林区采集、观察和饲养,记录了大量重要生物系资料, 获得半翅目若干科昆虫标本,先后对该类群15个科: Plataspidae, Cydinidae, Urostylididae, Saileriolidae, Coreidae, Stenocephalidae, Colobarhristidae, Berytidae, Nabidae, Reduviidae, Isometopidae, Enicocephalidae, Velocipedidae, Dipsocoridae, Corixidae成虫等标本进行系统分类研究, 发表研究论文170余篇, 建立了120多新种及中国新纪录种,为半翅目昆虫系统区系分类及发育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在此期间参加国内外20多本昆虫学著作的编写工作.

 

        九十年代以来,她为项目负责人,完成了6项国家基金资助的科研项目,包括三本动物志的编写工作。她从事我国半翅目昆虫区系分类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几十年, 成绩突出,先后获得国家级的奖励:

        她为第2作者的两册《中国蝽类昆虫鉴定手册》于1987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她的个人专著《中国半翅目昆虫卵图志》于1997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郑乐怡 Leyi ZHENG

(1931~,已退休)

        郑乐怡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昆虫学家。自1955年进入南开大学攻读专业研究生,师从中国昆虫学发展的先驱之一萧采瑜教授,1960年毕业留校任教。1985年晋升为南开大学生物学系(现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次年成为博士生导师。

       在从事昆虫分类学研究工作的50余年中,郑先生取得了丰富的科研成果,并在半翅目异翅亚目的分类学研究和动物分类学理论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曾发表论文270余篇,命名400多个新属种,编写《动物分类学原理方法》、主编《昆虫分类》等教材,编著《中国蝽类昆虫鉴定手册》、《中国动物志》盲蝽亚科和花蝽科等。这些教材均为昆虫分类学及半翅目研究的经典著作。

       在五十余年的教学生涯中,郑先生治学严谨,桃李满天下。曾在南开大学开设了多门昆虫学课程,并培养了数十位研究生、博士后。其培养的学生如今也在昆虫学领域成为了专家学者,延续着郑先生的科研事业,并促进着中国昆虫学研究的发展。

       2017年,郑先生获得中国昆虫学会颁发的“终身成就奖”。

刘国卿 Guoqing LIU

(1949~,已退休)

        毕业于南开大学,获南开大学理学博士学位。教授,博士生导师。

        自20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开始至今从事半翅目昆虫系统学及水生昆虫学研究,至今在该领域已取得显著研究成果,特别对中国蝽类昆虫中的盲蝽科、蝽总科及水生蝽类群的系统分类有较深入的研究,澄清了一些类群的疑难问题, 记述了大量科学上的新属和新种,取得重要科学发现, 丰富了中国蝽类昆虫物种资源。

        先后完成国家级与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包括国家多项自然科学基金、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以及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等项目。完成的项目中,有多项项目获的国家和省部级科学技进步奖二等奖奖励。

        编写完成了<中国大百科全书>内的相关条目; 编著《中国动物志》三部:1、昆虫纲盲蝽科合垫盲蝽亚科; 2、昆虫纲盲蝽科单室、细爪、齿爪、撒盲蝽、盲蝽亚科;3、昆虫纲盲蝽科叶盲蝽亚科。主编《河北动物志》等及参加编写本领域科学专著30余部。在国内或国际重要学术刊物上已发表系列科学研究论文210余篇。 曾获南开大学优秀教师一等奖,被国家教育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授予先进工作者。

卜文俊 Wenjun BU

(1962~,课题组现负责人)

Please reload

bottom of page